常見科學中藥使用的注意事項
隨著醫療的普及化和對健康的逐漸重視,民眾對於中醫、中藥的接受程度也越來越高,越來越注重平常的保健養生,中藥已不僅僅是治病的藥物,而逐漸變成日常調理身體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該如何服用才是正確而有效的,哪些藥物方劑適合哪些人呢?
現代中藥分濃縮科學中藥和生藥飲片,兩者各有其優勢之處,其中濃縮科學中藥有錠劑、粉劑、丸劑等等,無論是濃縮科學中藥或生藥飲片,都應遵照醫師指示服用。
由於科學中藥的方便性,一般人可以很容易的在藥房甚至是藥粧店及大賣場取得,即使罐裝上都有標明藥品的組成與功效,但對於一般民眾若不是很清楚了解中醫的辯證論治理論就會有可能會出現使用錯誤的情況,最常見的就是所謂的『不對證』。所謂的『症』是疾病的表現,而『證』則是病因的分類。同一個症可能有不同的證型,而每個方劑都有其適應的證型,如果只是單純的由疾病的表現症狀來選取治療的藥物方劑,有可能會達不到所期望的治療效果,甚至有可能適得其反;另外,服藥後產生其他新的不舒服症狀的情形也是常有的。
舉例說明幾種一般人常用來調理身體且廣為人知的方劑來說吧:『腎氣丸』又名『八味地黃丸』、『金匱腎氣丸』、『桂附八味丸』或簡稱『八味丸』等,此方主治腎陽虛,命門火衰所導致的一些病症,如脾胃虛寒、陽萎遺精、下半身畏寒、腰膝痠軟無力、頭暈耳鳴、消渴症狀等等,近代臨床上常用此方隨證加減治療神經衰弱、腎炎腎病、慢性氣管炎、哮喘、冠心病、風濕性及類風濕性關節炎、原發性高血壓、糖尿病、前列腺炎、紅斑性狼瘡、尿崩症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必須是中醫辨證診斷為屬於『腎陽虛』者的才適用,所謂中醫的『腎』,概括了生長、生殖、發育、體能、智力,與內分泌、免疫、神經、泌尿生殖系統等,器官上的『腎』是屬於泌尿系統沒錯,但「排泄和生殖系統」,在中醫上,都可以歸屬到「腎」這個大系統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