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復疲勞中醫藥方與藥膳繁多

文/洪尚綱(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院區醫師)

   「疲勞」一詞,在學術上並非指一種疾病,而是一種自身的感覺,其中又包含肢體和心理的。由於它的發生率隨著人們沉浸於社會快速的步調及忙碌的生活壓力中而有逐漸提高的趨勢,所以疲勞已逐漸被人們重視。

    關於「疲勞」,中醫認為即虛損勞傷,係由臟腑不足,氣血虧虛,陰陽失調所引起的多種慢性病症的總稱。按照中醫的理論,引起虛勞的病因病機主要為先天稟賦不足、體質虛弱、勞倦過度、飲食不潔、損傷脾胃、大病久病、失於調理等等,大致上我們可以簡單區分為:氣虛型、血虛型、氣血兩虛型、肝血虛型、陰虛型、陽虛型、寒濕困脾型等七種。

    氣虛型主要症狀除了疲倦外,通常兼有短氣自汗、時寒時熱、聲音低微、面色蒼白、脈象較為細弱,並兼有咳嗽症狀等等。其主要治療原則為補肺益氣,用藥如人參、黃耆、五味子等,常見方劑有補中益氣湯,四君子湯等等。

    血虛型主要症狀亦除疲倦外,通常兼有心悸、失眠多夢、健忘、面色無華等,脈象則為沉弱或結代。其主要治療原則為補血養血安神,用藥如黃耆、當歸、熟地黃、川芎、炙甘草、柏子仁、遠志、肉桂、人參等,常見方劑有當歸補血湯,四物湯,天王補心湯等等。

    氣血兩虛型則為上述兩種情況結合,其主要治療為補血補氣,可選擇用八珍湯之類的方劑,臨床再針對不同的兼症,做不同的藥物加減。

    肝血虛型主要為疲倦症狀,外加頭暈目眩、耳鳴、胸脅痛、婦女月經不調、肌膚萎黃或蒼白、脈弦細等。通常疲勞感為肝出現負擔太大的警訊,若是本身是肝炎帶原者,當隨時減視自己的身體,定期追蹤治療,不可輕視身體所出現的疲勞感。主要運用的方劑藥物為四物湯外加鎮痙平肝等藥物如酸棗仁、龍骨、牡蠣、女貞子等。

   最常出現在老年人或久病病人的疲勞感,則是屬於更進一步的陰虛證型和陽虛證型。陽虛證主要是年過五十腎氣始衰,出現陽氣不足或機能衰退的証候。陽虛則生寒,症見疲乏無力、少氣懶言、畏寒肢冷、自汗、面色淡白、小便清長、大便稀溏,舌質淡嫩,脈虛大或微細等。此時可以在補氣藥物中再加一些補陽藥物例如肉?蓉、巴戟天、鎖陽、補骨脂等。陰虛指精血或津液虧損的病理現象。因精血和津液都屬陰,故稱陰虛,多見於勞損久病或熱病之後而致陰液內耗的患者。由於陰虛不能制火,火熾則灼傷陰液而更虛,兩者常互相影響。陰虛主症為五心煩熱或午後潮熱,盜汗,顴紅,消瘦,舌紅少苔等。方藥當以滋陰養血藥物為主,略加一些補氣補血的藥物,若有陰虛火旺的情況則要小心使用補氣或是補陽藥物。滋陰的藥物有地黃、當歸、何首烏、天門冬、麥門冬、枸杞、玉竹等等。

    幫助恢復疲勞的中藥或藥膳很多,但必須審查自己屬於哪一種證型,當然休息是恢復疲勞的不二法門,在忙碌的生活中,還是要給自己一點喘息的機會,所謂「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有好的身體才能有好的工作成效,不是嗎?

█作者現為東方中醫中醫師

~~如需要引用請註明出處(中醫cmu17),謝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mu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